网上科普有关“【传统文化知识】55个中华传统文化常识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【传统文化知识】55个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传统文化知识55个中华传统文化常识
1.[十二生肖]: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龙、已蛇午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鸡、成狗、亥猪。
2.[十大名茶]:西湖龙井(浙江杭州西湖区)、祁门红茶(安徽祁门县)君山银针(湖南岳阳君山)、六安瓜片(安徽六安一带)安溪铁观音(福建安溪县)、武夷岩茶(福建武夷山市)洞庭碧螺春(江苏苏州)、都毛尖(贵州都匀市)信阳毛尖(河南信阳)、黄山毛峰(安徽黄山)。
3.[四大名绣]:苏绣(苏州)、湘绣(湖南)、蜀绣(四川)粤绣(广东)。
4.[四大明扇]:檀香扇(江苏)、火画扇(广东)、竹丝扇(四川)、绫绢扇(浙江)。
5.[四大名花]牡丹(河南洛阳)、水仙(福建漳州)菊花(浙江杭州)、山茶(云南昆明)
6.[四大发明]:造纸、火药、印刷术、指南针。
7.[古代主要节日]:
元日:正月初一,一年开始。
人日:正月初七。
上元:正月十五,张灯为戏,又叫灯节。
社日:春分前后,祭祀祈祷农事。
寒食:清明前一二日,禁烟火,只吃冷食。
清明:四月初,扫墓、祭祀。
端午:五月初五,吃粽子,划龙舟(屈原)七夕:七月初七,又名乞巧节(牛郎织女)。
中元:七月十五,祭祀鬼神,又叫鬼节。
中秋:八月十五,赏月,思乡。
重阳:九月初九,登高,插荣英免灾。
冬至:又叫“至日”。
腊日:腊月初八,喝“腊八粥。
除夕: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。
8.[四书]:《论语》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《孟子》。
9.[五经]: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易经》《春秋》。
10.[汉字六书]象形、指事、形声、会意、转注、假借。
11.[书法九势]:落笔、转笔、藏峰、藏头、护尾、疾势掠笔、涩势、横鳞竖勒。
12.[竹林七贤]:嵇康、刘伶、阮籍、山涛、阮咸、向秀、王戎。
13.[饮中八仙]:李白、贺知章、李适之、李进、崔宗之、苏晋、张旭、焦遂。
14.[四大民间传说]: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牛郎织女》《白蛇与许仙》《孟姜女哭长城》。
15.[扬州八怪]:郑板桥、罗聘、高翔、金农李缮、黄慎、李方膺、汪士慎。
16.[唐宋八大家]: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苏淘苏轼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。
17.[四大文化遗产]:《明清档案》《殷墟甲骨》《居延汉简》《敦煌经卷》。
18.[古典四大戏剧]: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王实甫《西厢记》汤显祖《牡丹亭》洪升《长生殿》。
19.[晚清四大谴责小说]: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、曾朴《壁海花吴沃尧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刘鹗《老残游记》。
20.[五彩]: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。
21.[五音]:宫、商、角、徽、羽。
22.[九宫]:正宫、中吕宫、南吕宫、仙吕宫黄钟宫、大面调、双调、商调、越调。
23.[四大名瓷窑]:河北磁州窑、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、福建的德化窑。
24.[六艺]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
25.[四大名旦]:梅兰芳、程砚秋、尚小云、苟慧生。
26.[六艺]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
27.[十恶]:谋反、谋大逆、谋叛、恶逆、不道、大不敬不孝、不睦、不义、内乱。
28.[九流]: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法家、名家墨家、纵横家、杂家、农家。
29.[三山]:安徽黄山、江西庐山、浙江雁荡山。
30.[五岭]:越城岭、都庞岭、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。
31.[五岳]:河南嵩山(中岳)、山东泰山(东岳),陕西华山(西岳)、湖南衡山(南岳)山西恒山(北岳)。
32.[四海]:渤海、黄海、东海、南海。
33.[五湖]:都阳湖(江西)、洞庭湖(湖南)、太湖(江苏)洪泽湖(江苏)、巢湖(安徽)。
34.[四大名桥]:广济桥、赵州桥、洛阳桥、卢沟桥。
35.[四大名园]:颐和园(北京)、避号山庄(河北承德)拙政园(江苏苏州)、留园(江苏苏州)。
36.[四大名刹]:灵岩寺(山东长清)、国清寺(浙江天台玉泉寺(湖北江陵)、栖霞寺(江苏南京)。
37.[四大名亭]:醉翁亭(安徽除州)、湖心亭(杭州西湖爱晚亭(湖南长沙)、陶然亭(北京)。
38.[四大碑林]:西安碑林(陕西西安)孔庙碑林(山东曲阜)地震碑林(四川西昌)、南门碑林(台湾高雄)。
39.[四大名塔]:嵩岳寺塔(河南登封嵩岳寺)、飞虹塔(山西洪洞广胜寺)释迦塔(山西应县佛宫寺)、千寻塔(云南大理崇圣寺)。
40.[四大石窟]莫高窟(甘肃敦煌)、云岗石窟(山西大同)、龙门石(河南洛阳)麦积山石窟(甘肃天水)
41.[四大书院]:白鹿洞书院(江西庐山)岳书院(湖南长沙嵩阳书院(河南嵩山)、应天书院(河南商丘)。
42.[四大道教名山]:湖北武当山、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、四川青城山。
43.[四大佛教名山]:浙江普陀山(观音菩萨)、山西五台山(文殊菩萨)、四川峨眉山(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(地藏王菩萨)。
44.[五行]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
48.[八仙]:李铁拐、钟离权、张果老、吕洞宾何仙姑、蓝采和、韩湘子、曹国舅。
49.[六腑]:胃、胆、三焦、膀胱、大肠、小肠。
50.[三姑]:尼姑、道姑、卦姑。
51.[六婆]:牙婆、媒婆、师婆、虚婆、药婆、稳婆。
52.[九属]:玄孙、曾孙、孙、子、身、父、祖父曾祖父、高祖父。
53.[五毒]: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蜂。
54.[五种毒药]:石胆、丹砂、雄黄、矾石、慈石。
55.[配药七方]:大方、小方、缓方、急方、奇方、偶方、复方。
45.[八卦]:乾(天)、坤(地)、震(雷)、巽(风)坎(水)、离(火)、(山)、兑(泽)。
46.[三教]:儒教、道教、佛教。
47.[五脏]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。
48.[八仙]:李铁拐、钟离权、张果老、吕洞宾何仙姑、蓝采和、韩湘子、曹国舅。
49.[六腑]:胃、胆、三焦、膀胱、大肠、小肠。
50.[三姑]:尼姑、道姑、卦姑。
51.[六婆]:牙婆、媒婆、师婆、虔婆、药婆、稳婆。
52.[九属]:玄孙、曾孙、孙、子、身、父、祖父曾祖父、高祖父。
53.[五毒]: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赊。
54.[五种毒药]:石胆、丹砂、雄黄、矾石、慈石。
55.[配药七方]:大方、小方、缓方、急方、奇方、偶方、复方。
古人如何表达时间|传统文化科普
1、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整个唐代经济、文化的昌盛、发展相关。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兴盛的时期,尤其是中唐以前,国家富强,天下安宁,形成各种文化发展的条件。
2、唐朝流行喝饼茶,其外形和制法均和现代不同。除饼茶外当时,也有少量蒸而不杵不拍的散茶或蒸、杵而不拍的末茶,偶尔也有人饮用即采、即炒、即煮的茶,即现代绿茶制作工艺中的蒸杀青、炒杀青工序及制紧压茶的雏形。
3、安史之乱后,虽然社会出现动乱,经济也出现衰退,但文化事业并未因此而停止发展。唐朝疆域阔大,又注重对外交往,当时的长安不仅是国内的政治、文化中心,也是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。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。
4、具体说来,茶文化所以在唐代形成,还有几个特殊条件及社会原因。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佛教的大发展。
古人关于时间的表达
一、时
指时辰,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,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,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。
二、更
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,按时更换,叫“五更”,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,每更为一个时辰。戌时为一更,亥时为二更,子时为三更,丑时为四更,寅时为五更,其对应如下:
一更天: 戌时 19:00-21:00;
二更天: 亥时21:00-23:00;
三更天:子时23:00-01:00;
四更天: 丑时01:00--03:00;
五更天: 寅时03:00-05:00;
由此可见,所谓“四更造饭,五更开船”,相当于现在的“后半夜I时至3时做饭,3时至5时开船“。
三、刻
古代使用漏壶计时。大约西周之前,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,在痛壶箭杆上刻100格。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,则I刻等于14分24秒。“百刻制”是我国最古老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。到了隋唐,计时方法正式演变为“十二时辰计时”。“百刻制”与“十二时辰计时”并用,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。所以,午时三刻斩首也就是是午时45分就是Il:45分。
四、古文中的其他时间
日: 表示整个白天;
朝: 表示早晨的时间;
晨: 表示日出的时间;
夕: 黄昏时间;
朔: 农历每月初一;
月出: 农历每月初三;
望: 农历每月十五;
既望: 农历每 月十六日;
晦: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;
旬: 十天。
岁:年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“。
期年: 满一年。《邹总讽齐王纳谏》:“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”。
积年:好几年。《张衡传》:“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“。
曩:?从前。《捕蛇者说》: “曩与吾祖居者,今其室十无一焉"。
向:先前。《捕蛇者说》“向吾不为斯役”。
异日:将来。《黄生借书说》:“日姑俟异日观云尔“。
旦旦:天天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?”
旦日:第二天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旦日,卒中往往语,皆指目陈胜“。
翼曰: 明天。《促织》:“翼日进宰,宰见其小,怒呵成”。
翌日: 次日。《(指南录 )后序》:翌日,以资政殿学士行“。
质明: 天刚亮。《(指南录 ) 后序 》:“质明避哨竹林中”。
亭午: 正午。《古风》:“大车扬飞尘,亭午暗阡陌”。
暝:天黑了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迷花倚石忽已瞑”。
即日: 当天。《鸿门宴》:“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“。
中夜: 半夜。《祖邀传》:“中夜闻鸡鸣”。
无何: 没有多久。《促织》:“无何,宰以卓异闻“。
尔来: 从那时以来。《蜀道难》:“尔来四万八干岁”。
尝:曾经。《劝学》:“吾尝终日而思矣“。
既: 已经。《曹判论战》:“既克,公问其故”。
几: 将近。《论积贮疏》:“汉之为汉,几四十年矣“。
初: 刚开始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初一交战”。
未几: 没多久。《口技》:“未几,夫驹声起“。
已而: 不久。《醉翁亭记》: “已而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,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”。
遽: 立刻、马上。《察今》:“遽契其舟“。
食顷: 一顿饭工夫。《促织》:“食顷,帘动,片纸抛落”。
夜阑:夜深。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“夜阑卧听风吹雨”。
薄暮: 傍晚。《岳阳楼记 》:“薄暮冥冥“。
关于“【传统文化知识】55个中华传统文化常识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来自作者[尔梦]投稿,不代表子优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vip0552.cn/jyfx/202412-4070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子优号的签约作者“尔梦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【传统文化知识】55个中华传统文化常识_1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子优号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本文概览:网上科普有关“【传统文化知识】55个中华传统文化常识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【传统文化知识】55个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