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科普有关“?「养生知识」秋后养生知多少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?「养生知识」秋后养生知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秋后 养生 知多少
不知不觉,2020年已经来到了秋天。
立秋之后,气温开始降低,雨量减少,空气湿度相对降低,气候偏于干燥,同时昼夜之间温差增大,是人们发病较多的时节。常见的有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病复发、增多。
“秋老虎”是我国民间指立秋(8月8日左右)以后短期回热天气。一般发生在8、9月之交,持续日数约7-15天。
由于我国地域辽阔,“秋老虎”的表现略有所不同,如华南地区的“秋老虎”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,一般推迟2-4个节令。另外,每年“秋老虎”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,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;有时“秋老虎”来了去,去了又回头。
“秋老虎”天气,虽然气温较高,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,阳光充足,早晚不是很热(昼夜温差变大),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。
一年四季,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循环往复,如环无端。秋季之魂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阳气下潜,在于“养收”。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,阳气渐收,阴气生长,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。立秋后正式进入秋季, 养生 法则是贵在 “养阴防燥” 。
#祛暑滋阴#
立秋之后,昼夜温差加大,在饮食上除了坚持祛暑清热,还应该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。如百合蒸南瓜,银耳枸杞粥、雪梨炖川贝等,同时可适当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乳品等柔润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
另外,应适当多吃豆类等食物,少吃油腻厚味之物。
#调理脾胃#
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,气温还是较高的,空气湿度也较大。再经过苦夏的煎熬,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,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,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、利湿、健脾,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,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。
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、肢体倦怠、面色萎黄,秋天不妨适度吃点有助健脾的食物,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,比如说山药、菠菜、卷心菜、红薯、苹果、南瓜等等。
#养阴补虚#
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,但是秋补可不能乱补,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。
如果呼吸浅短,声音低微,神倦懒言,动则汗出,食欲减少,舌质淡就属于气虚体质。用黄芪、党参、西洋参沏水喝,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。
如果面色苍白,口唇淡白,夜热盗汗,肌肤枯涩,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。可以用当归、红枣、何首乌、桑椹做粥,在炖鸡汤、炖肉时也可以加点。
如果颧面潮红,口燥咽干,盗汗,尿少而赤,大便秘结,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。可以用麦冬、五味子、山药、百合等,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。
#调节心情防秋燥 #
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,常损耗过多,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。而进入秋季之后,天气渐凉,气候干燥,因此极易出现秋燥。
中医认为,燥乃六*之邪,为秋季主气,其性干燥,易耗津液。常见口干舌燥、鼻涩咽痛、皮肤干枯、大便干结、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,医学上称之为“秋燥综合征”。
初秋免不了出现“秋老虎”的炎热天气,这种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,应积极防范“情绪中暑”。秋季的 养生 以“收养”为原则,要做到内心宁静,神志安宁,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感,即使遇到不顺心或伤感的事,也应主动予以排解。同时还应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#早卧早起,需防“空调病”#
立秋之季,已是天高气爽之时,应开始“早卧早起,与鸡具兴”,符合“收、藏”的 养生 原则。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,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,且防收敛之太过。
此外,立秋之后,初秋之季,暑热较重,加之“秋老虎”的来临如夏天一般,办公室的空调照旧,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,也容易患上空调病。尤其在立秋之后,天气早晚较凉,稍不注意,就会出现腹痛、吐泻、伤风感冒、腰肩疼痛等症状。
#运动量不宜过大#
立秋后,天气开始慢慢变得凉快,告别了夏季酷暑的煎熬,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。秋季 养生 不能离开“收、养”这一原则,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。
因此,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,即运动量不宜过大,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。尤其是老年人、儿童和体质虚弱者,以防出汗过多,阳气耗损。
暑去秋来迎凉意,一叶知秋自逍遥。
养生 中药保健这些知识要了解" img_height="801" img_width="1200" data-src="//imgq6.q578.com/ef/0730/60b55c01040fcd8f.jpg" src="/a2020/img/data-img.jpg">
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。
服用中药应注意 年龄、体质、季节 的差异。
中药保健主要是以中医学的基本特点—— 整体观念 为指导思想。
利用中药寒、热、温、凉“四气”和酸、苦、甘、辛、咸“五味”的偏性,通过辨证来达到补益脏腑、调和气血、平衡阴阳、增进 健康 之目的,使未衰老者更 健康 ,使已衰老者延缓老化。
不同年龄、体质的人,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不同, 因而用药也会有差异。
例如,老年人、小儿、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患者,应该减少药物用量;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。
另外,服用中药还受季节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,因而要做到“因时制宜”。
例如,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药不宜多用,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,而冬季则反之。
养生 中药保健这些知识要了解" img_height="518" img_width="746" data-src="//imgq6.q578.com/ef/0730/e19e608df4afa971.jpg" src="/a2020/img/data-img.jpg">文/吴大真 王凤岐
来源/微信公众号“科普酱紫蛙”
养生 中药保健这些知识要了解" img_height="800" img_width="1920" data-src="//imgq6.q578.com/ef/0730/36fd2800b648a149.jpg" src="/a2020/img/data-img.jpg">关于“?「养生知识」秋后养生知多少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来自作者[听音]投稿,不代表子优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vip0552.cn/zlan/202412-6221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子优号的签约作者“听音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-「养生知识」秋后养生知多少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子优号]内容主要涵盖:生活百科,小常识,生活小窍门,知识分享
本文概览:网上科普有关“?「养生知识」秋后养生知多少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?「养生知识」秋后养生知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...